改良土壤是红叶石楠的基础与病虫害的防治
更新时间: 2024-01-03
红叶石楠界有句老话:“三分种七分养”,是说在红叶石楠建成后,还要花更多投入进行养护管理,该论点主张红叶石楠种植后,以少量的人工辅助,让植物接近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生长演替,可以大大减少后继的养护管理投入,保障措施是:新建绿地必须大力搞好土壤改良,保证有一个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肥沃,安全的土壤层,这是一个红叶石楠可持续发展的新建议。
种植有培肥土壤作用的多年生地被植物,如北方的小冠花,紫花苜蓿等,华东,华中的白花三叶草,毛叶苕子等,都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固氮能力,华南地区可种植螃蜞菊等不择土壤,生长迅速,覆盖面大有观红叶石楠赏价值的地被植物。
使用各种菌肥如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,有酸化土壤作用的硫细菌,与树木根系互利共生的“菌根”等,保护有益的土壤小动物,如蚯蚓,蜣螂等,保护地土壤保护地土壤指温室和塑料大棚等人工设施覆盖下的土壤。
优良的盆栽土要具有良好的通气条件,充足的持水量和保肥能力,各地区单纯的土壤都不是理想的红叶石楠盆栽土,必须与栽培介质混合配制,选择介质的原则是: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,价廉易得,重量轻,质地均匀,清洁卫生,不易感染病虫害等。
按红叶石楠习性选取相应的介质,不同介质的理化性质各不相同,配制盆栽土时可按盆栽植红叶石楠价格物习性选用合适的介质,如喜酸性植物用泥炭,草碳,醋渣,喜中性者用珍珠岩,聚酯粒,喜偏碱性者用砻糠,蛭石,需排水好时用陶粒,河沙。
红叶石楠特殊栽培方式的介质:有些大型保护地自动化栽培中,使用单一介质作为植物固定材料,以按需配制的营养液流经植物根系或定时定量浇灌于种植槽内,一般流动营养液栽植床的固定材料用泡沫塑料,种植槽中用珍珠岩,还有一种新型花盆用陶粒固定盆花,规模化花卉生产中还催生了“君子兰土”,“西洋鹃介质”等,屋顶花园则提出了质轻,保水性能超强的介质需求。
近年这类情况虽有改观,但尚未从根本上扭转,土壤红叶石楠小苗资源费和土壤改良费仍未到位,要真正做到红叶石楠的可持续发展,应该正本清源,拨误反正,牢固树立一个理念:土壤改良是提高红叶石楠质量的基础,肥沃的土壤是红叶石楠可持续发展的保障。
病虫害防治。
1,炭疽病扦插期间易感染炭疽病,致使红叶石楠只生根不发芽,防治措施:受害严重的病叶及时摘除并带出圃地,发病初期可每隔7-10天喷一次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-1000倍液,或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。
2,叶斑病生长期叶片上出现斑点状病斑,防治措施:冬春两季及时清除枯枝落叶,减少病原的越冬场所,高杆红叶石楠用50%多菌灵300-400倍液,或50%甲基托布津300-400倍液防治。
3,刺蛾类发现蚕蛹及虫叶要及时摘除,低龄幼虫期用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,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菊酯类杀虫剂2000-3000倍液喷雾,也可灯光诱杀。
4,红蜘蛛用20%三氯杀螨醇800倍液于春季新芽萌发前喷雾,或用40%乐果乳剂800倍液进行喷防。
红叶石楠抗性较强,未发现有毁灭性病虫害,但红叶石楠在扦插时,以及扦插之后仍然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,常见的红叶石楠病虫害有立枯病,猝倒病,叶斑病,灰霉病,叶斑病,炭疽病或受介壳虫危害等。
上一篇:上海崇明开展公益林日常技术指导